看到姜文的大学梦破碎,作为好哥们的英达,给了他一个建议,让其报考中央戏剧学院。
" 要不你去当演员得了。"
就这一句话,直接改变了姜文的人生轨迹。

 1981 年,17 岁的姜文在英达的义气帮助下,如愿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
1981 年,17 岁的姜文在英达的义气帮助下,如愿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
那一年,姜文 18 岁,开始迈向了人生的辉煌时刻。
姜文这样的长相考上中戏,其实也给后来很多演员树立了信心,比如孙红雷。
到了中戏后,姜文虽然有旺盛的荷尔蒙,但却在爱情上空白一片。
 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在这里开始出演话剧,磨炼演技。
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在这里开始出演话剧,磨炼演技。
直到 1985 年,姜文才得到了一个幸运的机会,正式闯入了演艺圈。
那一年,他被导演陈家林相中,邀请他参演了电影《末代皇后》,饰演了溥仪一角。
姜文是一个很有自己想法的人,他为了演好溥仪,翻看了大量资料,还拜访了溥仪弟弟溥杰。
凭借溥仪一角,姜文崭露头角,在演艺圈有了一些名气。
 虽然这部电影没能让姜文大红,但却让他收获了另一份人生惊喜。
虽然这部电影没能让姜文大红,但却让他收获了另一份人生惊喜。
一年后,大导演谢晋筹拍电影《芙蓉镇》,女主早已定好了刘晓庆出演,而男一号则迟迟未定。
后来,谢晋导演相中了姜文,认为他是中戏里优秀中的优秀。
起初,刘晓庆并不看好姜文,觉得一个年纪轻轻的毛头小子,怎么能演好主角?
不管其他人怎么看,谢晋导演看了姜文的定妆照,就铁定认可了他。
而在姜文心里,他也憋着一股气,一定要让所有人看到什么叫惊喜。
 果不其然,电影大获成功,姜文凭借秦书田一角一战成名,成了当时年轻有为的当红男演员。
果不其然,电影大获成功,姜文凭借秦书田一角一战成名,成了当时年轻有为的当红男演员。
那一年,姜文才 23 岁,堪称天才演员,一鸣惊人。
而更加让人感到惊讶的是,姜文竟然和刘晓庆因戏生情,两人谈起了轰轰烈烈的恋爱。
有一场经典的雨中戏,两人浓情蜜意拍摄了足足 4 天,结束后两人相约喝酒,情到浓时确立关系。
按刘晓庆的话说,这部戏滋长了我们 " 拍拖 "。
对于这段恋情,两人是充满了热烈和遗憾。
 当时刘晓庆已经是中国顶级的女演员,家喻户晓又事业鼎盛,而姜文才刚刚成名,羽翼未满。
当时刘晓庆已经是中国顶级的女演员,家喻户晓又事业鼎盛,而姜文才刚刚成名,羽翼未满。
除了事业上的差距,两人在年龄上更是相差了整整 11 岁,那个年代的 " 姐弟恋 " 实属罕见。
在现实条件上相差甚远,感情世界上更是成了两人无法逾越的鸿沟。
同此时感情简单的姜文不同,刘晓庆已经经历了两段婚姻,一婚王立,二婚陈国军。
所以,姜文与刘晓庆的恋情注定不会风平浪静。
据说,两人谈恋爱时,《芙蓉镇》剧组的人都心知肚明,也都默默支持。
只不过,两人迫于很多原因,只能悄悄地谈着地下恋爱。
 可纸包不住火,两人的恋情还是传到了陈国军的耳朵里,并引发了轩然大波。
可纸包不住火,两人的恋情还是传到了陈国军的耳朵里,并引发了轩然大波。
陈国军在《我和刘晓庆—不得不说的故事》一书中回忆,他气急败坏地冲进了姜文和刘晓庆居住的房间,将二人 " 偷情 " 的事抓个正着。
据说陈国军当场把姜文打了一顿,刘晓庆见状说了一句:
" 你要是心里还有我,就不要伤害他。"
双方渐渐平静后,陈国军逼姜文把他和刘晓庆之间的事写了出来。
大概意思就是得知刘晓庆已经嫁人后,仍然继续追求她,和她保持关系。
最后写完了,姜文还特意要求加了一句:" 因为我爱她。"
可这样的爱,并没有持续到最后,三人最终都不欢而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