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网络热点

当猫决定驯化人类:跨越九千年的共生传奇

常驻编辑 网络热点 2025-10-22

从粮仓里的猎手到沙发上的主子,人类与猫的关系经历了奇妙演变。新书《Cat Tales》揭示:猫从未被人驯化,而是选择了与人共处。4zB拜客生活常识网

一个周末,我家那只带着拜伦式忧郁气质的猫——Solomon——在短短两天内,扑伤了我妹妹(当然是假装在玩),在我床单上呕吐,还当着我爱鸟如命的父亲的面吃掉了一只金冠戴菊。可我们依然原谅了他。正如所有猫奴都懂的那样:爱猫的人,永远能为它们的混乱找到浪漫的理由。4zB拜客生活常识网

家猫(Felis catus)是地球上最受欢迎的宠物之一,但奇怪的是,我们并不清楚它们为何被驯化——甚至是否真的“被驯化”过。毕竟,从历史角度看,它们的祖先更像是捕猎我们的生物,而不是我们的伙伴。4zB拜客生活常识网

考古学家Jerry D. Moore在新书《Cat Tales: A History》中试图回答这个谜题。但比标题中那句“历史”更耐人寻味的,是封面副标题:“我们如何学会与它们共处”。这句话既可以是人类的告白,也可能是猫对我们的审视。整本书,其实讲的是人类与猫在漫长时间里彼此适应的故事。4zB拜客生活常识网

传统说法认为,猫的“驯化”始于人类定居之后。当人类开始储粮,老鼠便趁机入侵,而非洲野猫(Felis lybica)闻鼠而来。于是人守粮、猫得食,双方默契地缔结了一场互惠的契约。4zB拜客生活常识网

但Moore提醒我们,这种说法太过简化。真正意义上的驯化,通常意味着人类主动选择并繁育动物,使其服务于特定功能。可猫被人类“选择性培育”的历史不过百年,更多出于审美与稀有性需求。它们并不像狗那样被驯化来放牧、狩猎或看家。4zB拜客生活常识网

因此,与其说人类驯化了猫,不如说猫以优雅的方式“自我驯化”。它们并没有被迫进入人类生活,而是自行走进屋子,占据沙发,摇身一变成为“宠物”——或者更准确地说,成为“主子”。4zB拜客生活常识网

Moore提出一个更恰当的词——“互利共生”。在人类和猫的关系中,谁也不是谁的附庸。猫的捕鼠技能并非独一无二,许多狗(例如梗犬)同样擅长;但猫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气场赢得了留在我们身边的资格。它们冷淡、任性,却让人类心甘情愿地服侍。4zB拜客生活常识网

Moore还指出,从古老洞穴壁画中的猛虎与狮子,到现代动物保护组织的标志,大型猫科动物始终占据人类想象的中心。2018年的一项研究更显示,狮、豹、虎等“大家猫”被评为最具魅力的动物——人类对猫的迷恋,显然是跨物种、跨时代的。4zB拜客生活常识网

更令人惊讶的是,猫还是伟大的航海者。Moore描绘了它们随非洲与阿拉伯水手沿着贸易路线漂洋过海的情景——从地中海到亚洲。后来,欧洲殖民船只也带着猫远征世界,却在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等地造成生态灾难:野猫泛滥,吞噬了当地独特的动物群。4zB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叙述这些史诗般的旅程时,Moore的笔触有时闪烁着文学的光辉,但也不乏学术绕行的段落。例如他在书中花了几页讨论古人类工具的使用,直到结尾才揭示原因:我们之所以长期高估人类的狩猎能力,部分是因为低估了古代猫的威胁。那些大型猫科动物曾是我们祖先的天敌,它们迫使人类变得更聪明、更敏捷,也许连大脑结构都因此改变。4zB拜客生活常识网

Moore认为,人类与猫的关系,可能比我们与任何动物都更加多样而复杂。猫既是恐惧的化身,又是崇拜的对象;它们被供奉于宗教仪式中,也曾在中世纪被残忍焚烧以“驱邪”。从神祇到猎手,从宠物到罪人,猫始终在我们文化的阴影与光亮之间游走。4zB拜客生活常识网

对评论者Bethan Ackerley而言,《Cat Tales》并未带来太多全新的考古发现,但它像一本优雅的“猫之年鉴”,汇集了大量历史细节与精美影像。她写道:“即便合上这本书,猫依旧神秘莫测——也许,这正是它们最喜欢的样子。”4zB拜客生活常识网

猫从来不需要我们理解,它们只需我们屈服。4zB拜客生活常识网
而我们,似乎从很早以前就甘之如饴。4zB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